广福的历史

顾村百科 顾村生活网 9211℃

广福位于镇境西部,是宝嘉两区交界处最古老的一个集镇,其成陆年代超过1500年。

据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石岗广福合志”记载,元朝元贞二年(1296年),印度僧人善学在江家宅(后称广福)建造普慧禅寺(后称广福寺)。

又据“刘行志”记载,明万历年间,印度僧人纯一重建,广福寺的庙宇殿堂达5048间,号称“江南第一寺”。

寺庙毁于几经战乱,解放前后的5间城隍庙屋,“文革”期间全部被拆,扩建广福小学。

这是一幅208年前的白描地图,即“石岗广福全图”(上南、下北、左东、右西)。此图虽简陋粗犷和不按比例尺,但真实反映出200多年之前广福的部分历史风貌及人文环境。

在这块“风水宝地”上:既有普慧寺,又有城隍庙;既有西林庵,又有永昌庵;既有张任墓(俗称“石人石马”,墓主系明代兵部左侍郎),又有九娘墓(墓主系元末明初的孝女杨九娘,曾有救过朱元璋的传奇故事);既有香花桥(又名普彗寺桥,有30多级石阶),又有杨娥桥(清乾隆年间重建,以纪念孝女杨九娘);既有遗忠堂,又有杨溪小学等等。

当年广福(厂乡、镇)的管辖范围,远超出现在广福村2.3平方公里的规模,换言之,现在的广福村,是当年广福的核心区域。

广福人杰地灵、人文荟萃,从该图密集的墓葬群中也可一目了然。十多座坟墓,墓主均为有名望的“重量级”人物,且大部分是广福人,—长眠守望于此。其中多位是较有名气的诗人,留下了较多诗的名篇。“诗乡顾村”的发祥地和“根脉”,实质也在广福。

2008年,广福村被定为顾村全镇20个行政村中唯一的乡村诗歌创作基地。2014年,广福村被上级有关部门审核批准成立“上海宝山区广福古文化协会”(会员有80人)。佛教文化、诗歌文化、古文化,均因广福有着十分深厚的历史底蕴而成为了一种特殊的乡土记忆和美丽乡愁。

镇志办王宗康


▌导航:顾村生活网 » 广福的历史

喜欢 (19)or分享 (0)